探访北欧四国巡航格陵兰岛南极邮轮之旅

2011-04-18 21:30:00 秩名 未知
0 3 11

明年6月,高杰将第二次踏上格陵兰岛的土地。时隔2009年的6月,仅仅两年时间。高杰说,明年的行程和两年前的几乎一模一样,同样游北欧四国,同样坐海达路德的前进号巡航格陵兰岛。不同的是,他对旅行的期待,更进了一层。当我拿到高杰设计的这个行程时,我感觉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邮轮小众游。因为在这个行程中,我看到的并不是那些留于表面的绝世美景,而是一份真正发自内心的对自然、邮轮和摄影的爱。

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完成一段有意义的旅行

2008年12月,我以一个极地爱好者的身份去了南极。那次旅行给我的感触非常深,我不仅被眼前的景色所征服,更深感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之大。

半年之后,也就是2009年的6月,我和家人及一众好友,组织了一次“北极低碳之旅”。2009年的2月,我们邀请了北京一家碳交易公司,为我们解释了什么是低碳,什么叫做碳中和,也因此我们渐渐了解了低碳之旅究竟应该怎么做。我们在不影响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碳排放量。在北欧,我们选择了几家诸如上海胶州路URBN酒店那样的低碳环保酒店,除了check in和check out需要搬运行李外,一切出行都不使用电梯。在客房里,我们减少使用电吹风等电器设备的次数,吃饭喝水都用自己准备的筷子和杯子。结束行程之后,我们通过专业的公司计算了每个人在行程中的碳排放量,然后支付了碳中和的费用。虽然这样做对环保的贡献非常微薄,但是我们还是非常乐意这么做。

海达路德邮轮穿越冰雪覆盖的埃其普赛米亚冰河

我在计划2011年北欧四国和巡航格陵兰岛这个行程时,同样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定下了这个规则。大家都非常赞同环保这个理念。这次我定的主题,不仅有低碳,还有“气候与发展”。我想用手中的镜头和我们的脚步,去了解展示这个大自然的变化。在这个行程之中,我们不仅会坐邮轮巡航格陵兰岛,亲眼目睹北极的自然风光,更要在北欧四国,探寻他们的环保踪迹。

我觉得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拥有一定的成就时,应该有责任去思考,去把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我希望这个行程能够拥有不同于拉斯维加斯或一般邮轮游的意义,能让我们通过它找到一点人生的价值。

曾经的格陵兰岛之行给我的最大感受是

大自然是格陵兰岛的信仰

格陵兰岛约有4/5的地区在北极圈内,相比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的冰岛和挪威,那里更为寒冷,且多风多雾。艰苦的环境使移民格陵兰岛的维京人最后消失了,只剩下一直坚持居住在那里的因纽特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爱斯基摩人。

孩子们船上因纽特人的传统服饰欢迎大家

由于气候严寒,格陵兰岛的生长季很短,耕种作物十分困难,所以格陵兰岛西岸的许多村落,至今仍以狩猎和捕鱼为生。听当地人说,只有在冬天陆地和部分海面为冰雪覆盖的时候,渔民才能坐上狗拉雪橇到深海的冰面上“垂钓”。在冰面凿出一个洞,然后放下一条长至海底、根部缠有好多个鱼钩的鱼线,最后待大比目鱼(halibut)上钩的捕鱼方法,沿用至今。除了捕鱼,当地人还依靠打猎为生,一群人会在驯鹿群出没的地方,或是海豹探出冰面呼吸的洞口边驻守好几个月,但有时等待他们的却是空手而归。因纽特人没有文字,祖祖辈辈依靠的就是这种相传下来的生存本领,不过,这种本领如今正遭遇着挑战。因纽特人通过风、云、冰川的消退来安排生活的判断,但因如今气候环境越来越糟糕而逐渐失灵。一个有着20多年捕猎经验的村民说,他现在已经不能在原来的地方捕到猎物了。

伊蒂里格村庄的小姑娘

虽然岛上的环境正日益恶化,但是当地的居民仍然乐观开朗地生活着。在前进号邮轮停靠的第五个港口伊卢利萨特,我们看到了被赋予希望的色彩。那一间间四周被刷上鲜艳颜色的房子以及女孩子们绣着甜美粉色图案的外衣靴子,都让我们找到了新的希望。在这个世上人类最难生存,一眼望去毫无葱郁繁茂可言的地方,许多矮小的植被却坚强地生存着。它们看上去弱不禁风,但却已接受了几十几百年的大自然洗礼,和因纽特人一样,坚强地适应着严酷的环境。我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小女孩,手中捧着采来的野花,干裂的脸上笑容却依旧盛放,我想,她就是格陵兰岛的希望。

从船内向外看白茫茫的一片

收藏 举报